图片展示

热点推荐

服务百问

联系我们

绿洲同济建筑

联系电话:400-878-1922

地址:上海杨浦区赤峰路67号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8:30--18:00

暖通专业规范:通 风

发表时间: 2021-09-01 10:50:31

作者: 绿洲同济建筑

浏览:

4 通 风

4.1 一般术语

4.1.1 自然通风 natural ventilation

    不用通风机械,由热压、风压作用实现室内换气的通风方式。

4.1.2 机械通风 mechanical ventilation

    采用通风机械实现换气,以获得安全、健康等适宜的空气环境的技术。

4.1.3 全面通风 general ventilation

    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对整个房间或厂房进行换气的通风方式。

4.1.4 全面排风 general exhaust ventilation

    对整个房间或厂房内的余热、余湿和有害物质进行稀释的通风方式,简称GEV。

4.1.5 有组织进风 organized air supply

    以自然或机械方法将所需室外空气通过送风装置送入室内生产或生活区域的通风方式。

4.1.6 有组织排风 organized exhaust

    以自然或机械方法将室内污染空气通过人为设置的排风装置排至室外的通风方式。

4.1.7 无组织进风 unorganized air supply

    室外空气经门窗、孔洞及不严密处无规则地流入或渗入室内的通风方式。

4.1.8 无组织排风 unorganized exhaust

    室内空气经门窗、孔洞及不严密处无规则地流出或渗到室外的通风方式。

4.1.9 局部通风 local ventilation

    为改善室内局部区域的空气环境,向该区域送入或从该区域排出空气的通风方式。

4.1.10 局部送风 local air supply

    采用送风装置将空气送到指定区域的通风方式,包括空气淋浴和空气幕等。

4.1.11 局部排风 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在散发有害物质的局部地点设置排风罩捕集有害物质并将其排至室外的通风方式,简称LEV。

4.1.12 事故通风 emergency ventilation

    用于排除或稀释整个房间或厂房内发生事故时突然散发的大量有害物质、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蒸气的通风方式。

4.1.13 诱导通风 inductive ventilation

    利用空气射流的引射作用进行通风的方式。

4.1.14 通风量 ventilation rate

    单位时间内进入室内或从室内排出的空气量。

4.1.15 换气次数 air change rate

    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的更换次数,即通风量与房间容积的比值。

4.1.16 进风量 supply air rate

    单位时间内进入室内的风量。

4.1.17 排风量 exhaust air rate

    单位时间内从室内排出的风量。

4.1.18 风量平衡 air balance

    通风时,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流量与离开室内的空气质量流量相等。

4.1.19 热平衡 heat balance

    通风时,进入室内的热量与从室内排出的热量相等。

4.1.20 排风温度 temperature of exhaust air

    排风口处的空气温度。

4.1.21 余热 excessive heat

    为维持室内设定空气温度需要从室内排除的热量。

4.1.22 余湿 moisture excess

    为维持室内设定空气湿度而从室内排除的水蒸气量。

4.1.23 有害物质 harmful substance

    导致生活或生产环境空气污染的各种气体、蒸气和粉尘等的统称。

4.1.24 有害物质浓度 concentration of harmful substance

    单位体积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4.1.25 质量浓度 mass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空气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质量。

4.1.26 体积分数 volumetric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空气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体积。

4.1.27 计数浓度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空气混合物中含有的尘粒个数。

4.1.28 最高容许浓度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生活或生产环境空气所容许的有害物质浓度的最大值,简称MAC。 

4.1.29 防烟 smoke control

    特指火灾发生时,为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等所采取的措施。

4.1.30 排烟 smoke extraction    

   特指将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和有毒气体排出,防止烟气扩散的措施。

4.1.31 漏风量 air leakage rate

    风管系统中,在某一静压下通过风管本体结构及其接口,单位时间内泄出或渗入的空气体积量。

4.1.32 系统风管允许漏风量 permissible leakage rate for air system

    按风管类别所规定平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允许漏风量。

4.1.33 漏风率 air system leakage ratio

    空调设备、除尘器等,在工作压力下空气渗入或泄漏量与其额定风量的比值。

4.1.34 复合通风 hybrid ventilation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有机组合,达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室外气候环境条件、减少能耗,创造可以接受的热舒适条件及稀释有害物浓度的通风方式,也称多元通风。

4.1.35 补风 makeup air

    从室外引入到建筑物内的用于替换排风的空气。

4.1.36 空气龄 air age

    通风过程送入室内的空气通过某特定点时所需要的时间。

4.1.37 平均空气龄 average age of air

    整个室内空间中所测量的局部空气龄的平均值。

4.1.38 空气交换效率 air change efficiency

    通风房间中的平均空气龄与局部地区的算术平均空气龄之比。

4.2 自然通风

4.2.1 穿堂风 through draught

    在风压作用下,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房间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

4.2.2 热压 stack effect pressure

    由于温差(密度差)引起的室内外或管内外空气的压力差。

4.2.3 风压 wind pressure

    风流经建筑物时,在其周围形成的静压与未受干扰的稳定气流静压的差值。

4.2.4 余压 excess pressure

    特指室内某一点的空气压力与室外或邻室同标高处未受扰动的空气压力的差值。

4.2.5 建筑气流区 building flow zones

    风吹向和流经建筑物时,在其屋顶和四周形成的气流流型及空气动力特性不同的几个区域总称,包括稳定气流区、正压区、空气动力阴影区和尾流区等。

4.2.6 稳定气流区 contour zone

    基本上不受建筑物干扰的气流区,在该区内同一高度和一定方向上的气流速度变化不大于5%,静压变化趋近于零。

4.2.7 正压区 zone of positive pressure

    风吹向建筑物时,由于撞击作用而使其静压高于稳定气流区静压的区域。

4.2.8 空气动力阴影区 zone of aerodynamic shadow

    风吹向和流经建筑物时,由于撞击作用,产生弯曲、跳跃和旋流现象,在屋顶、侧墙和背风侧形成的负压闭合循环气流区。

4.2.9 尾流区 zone of wake

    位于空气动力阴影区之外,以稳定气流速度的95%的等速曲线为边界,其静压低于稳定气流区静压的区域。

4.2.10 负压区 zone of negative pressure

    风流经建筑物时,由于气流在屋顶、侧墙和背风侧产生局部涡流,而使其静压低于稳定气流区静压的区域。

4.2.11 散热源 source of heat release

    能释放出热量的物质或设备。

4.2.12 散热量 heat release

    散热源散发的热流量。

4.2.13 散热强度 specific heat load

    房间单位容积的散热量。

4.2.14 散热量有效系数 coefficient of effective heat emission

    直接散入作业地带的热量与房间总散热量的比值,也称有效热量系数。

4.2.15 中和界 neutral pressure level

    建筑物内余压为零的水平面,也称中和面。

4.2.16 避风天窗 wind-proofed monitor

    使室内空气稳定排出,能防止倒灌的天窗。

4.2.17 挡风板 baffle plate

    避风天窗的挡风构件。

4.2.18 倒灌 down draft

    指天窗、风帽等处于正压作用下,导致从室内排向室外的污染空气倒流入室内的现象。

4.2.19 热车间 hot workshop

    散热强度大于23W/m3的车间,如炼铁、炼钢、铸造、锻工等车间。

4.2.20 通风屋顶 ventilated roof

    使空气在屋顶夹层内流通,以减少太阳辐射影响的屋顶。

4.2.21 地道风 air through tunnel

    流经地道的空气。

4.3 机械通风系统与设备

4.3.1 机械通风系统 mechanical ventilating system

    为实现通风换气而设置的由通风机和通风管道等组成的系统。

4.3.2 机械送风系统 mechanical air supply system

    将室外清洁空气或经过处理的空气送入室内的机械通风系统。

4.3.3 机械排风系统 mechanical exhaust system

    从局部地点或整个房间把含有余热、余湿或有害物质的污染空气排至室外的机械通风系统。

4.3.4 局部送风系统 local air supply system

    为实现局部送风而设置的通风系统。

4.3.5 局部排风系统 local exhaust system

    为实现局部排风而设置的通风系统。

4.3.6 事故通风系统 emergency ventilation system

    用于事故通风的机械通风系统,包括事故送风和事故排风系统。

4.3.7 通风设备 ventilation facilities

    为达到通风目的所需的各种设备的统称,如通风机、除尘器、过滤器和空气加热器等。

4.3.8 送风机 supply fan

    用于送风的通风机。

4.3.9 排风机 exhaust fan

    用于排风的通风机。

4.3.10 通风机房 exhaust fan room

    用于配置、安装通风设备的专用房间。

4.3.11 进风口 air intake

    采集室外空气的孔口。

4.3.12 百叶窗 louver

    由一组平行的倾斜板条组成的窗式风口。

4.3.13 保温窗 heat insulating window

    具有一定保温性能的可启闭的窗扇。

4.3.14 旁通阀 by-pass damper

    分流空气用的阀门。

4.3.15 局部排风罩 exhaust hood

    局部排风系统中,设置在有害物质发生源处,就地捕集和控制有害物质的通风部件。

4.3.16 外部吸气罩 capturing hood

    设在污染源附近,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在控制点外形成一定的风速,排除有害物质的局部排风罩。

4.3.17 接受式排风罩 receiving hood

    设在污染源附近,利用生产过程中污染气流的自身运动接受和排除有害物质的局部排风罩,如高温热源上部的伞形罩、砂轮机的吸尘罩等。

4.3.18 密闭罩 enclosed hood

    将有害物质源全部密闭在罩内的局部排风罩。

4.3.19 局部密闭罩 partial enclosure

    仅将工艺设备放散有害物质的部分加以局部密闭的排风罩。

4.3.20 整体密闭罩 integral enclosure

    将放散有害物质的设备大部分或全部密闭起来的排风罩。

4.3.21 大容积密闭罩 closed booth

    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将整个放散有害物质的设备或有关工艺过程全部密闭起来的排风罩。

4.3.22 排风柜 fume hood

    一种三面围挡,一面敞开或装有操作拉门的柜式排风罩。

4.3.23 伞形罩 canopy hood

    装在污染源上面的伞状排风罩。

4.3.24 侧吸罩 lateral hood

    设置在污染源侧面的排风罩。

4.3.25 槽边排风罩 slot exhaust hood

    沿槽边设置的平口或条缝式吸风口,有单侧、双侧和环形槽边排风罩三种。

4.3.26 吹吸式排风罩 push-pull hood

    利用吹吸气流的联合作用控制有害物质扩散的局部排风罩。

4.3.27 罩口风速 gas velocity at the entry of the exhaust hood

    排风罩罩口处的断面平均风速。

4.3.28 控制风速 capture velocity

    能将污染物质吸入罩内所需的控制点处风速,也称捕集速度。 

4.3.29 可移式排风罩 movable hood

    根据工艺需要可移动的排风罩。

4.3.30 厨房排油烟罩 cooker hood

    装于厨房烹调设备上部,并带有油过滤器及排油沟槽的排风罩,也可带有送风口。

4.3.31 补风型排风柜 auxiliary air hood

    设有补充室外空气送风装置的排风柜。

4.4 除 尘

4.4.1 除尘 dust removal

    捕集、分离含尘气流中的粉尘等固体粒子的技术。

4.4.2 除尘系统 dust removing system

    由局部排风罩、风管、通风机和除尘器等组成的用以捕集、输送和净化含尘空气的机械排风系统。

4.4.3 机械除尘 mechanical dust removal

    借助通风机和除尘器等进行除尘的方式。

4.4.4 水力除尘 hydraulic dust removal

    利用喷水雾加湿物料,减少扬尘量并促进粉尘凝聚、沉降的除尘方式。

4.4.5 联合除尘 mechanical and hydraulic combined dust re-moval

    机械除尘与水力除尘联合作用的除尘方式。

4.4.6 湿法除尘 wet dust collection

    水力除尘、蒸汽除尘和喷雾降尘等除尘方式的统称。

4.4.7 泥浆处理 sludge handling

    利用沉降、浓缩等方式对湿法除尘的泥浆进行处理和综合回收的措施。

4.4.8 粉尘 dust

    由自然力或机械力产生的,能够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微小颗粒。国际上将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通风除尘技术中,一般将1μm~200μm乃至更大粒径的固体悬浮物均视为粉尘。

4.4.9 纤维性粉尘 fibrous dust

    天然或人工合成纤维的微细丝状粉尘。

4.4.10 亲水性粉尘 hydrophilic dust

    易于被水润湿的粉尘,如石英、黄铁矿、方铅矿粉尘等。

4.4.11 疏水性粉尘 hydrophobic dust

    难以被水润湿的粉尘,如石蜡粉、炭黑、煤粉等。

4.4.12 气溶胶 aerosol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范围一般为0.001μm~1000μm的固体、液体微小粒子形成的胶溶状态分散系。

4.4.13 大气尘 atmospheric dust

    悬浮于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也称悬浮颗粒物。

4.4.14 烟[尘] smoke

    高温分解或燃烧时所产生的,其粒径范围一般为0.01μm~1μm的可见气溶胶。

4.4.15 烟[雾] fume

    由燃烧或熔融物质挥发的蒸气冷凝后形成的,其粒径范围一般为0.001μm~1μm的固体悬浮粒子。

4.4.16 烟气 fumes

    在化学工艺过程中生成的通常带有异味的气态物质。

4.4.17 液滴 droplet

    在静止条件下能沉降,在湍流条件下能悬浮于气体中的微小液体粒子。

4.4.18 雾 mist

    悬浮于气体中的微小液滴,如水雾、漆雾、硫酸雾等。

4.4.19 粒子 particulate

    特指分散的固体或液体的微小粒状物质,也称微粒。

4.4.20 粒径 particle size

    粒子的直径或粒子的大小,一般用当量直径或粒子的某一长度单位表示。

4.4.21 粒径分布 granulometric distribution

    各种粒径范围的粒子质量或粒数分别占粒子总质量或总粒数的百分率,也称分散度。

4.4.22 安息角 angle of repose

    粉尘能自然堆积在水平面上而不下滑时所形成的圆锥体的最大锥底角。

4.4.23 滑动角 angle of slide

    将粉尘置于光滑平板上,使该板倾斜到粉尘沿直线下滑时的角度。

4.4.24 真密度 actual density

    排除粉尘颗粒之间及其内部的空隙后,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所具有的质量。

4.4.25 堆积密度 volume density

    包括粉尘颗粒之间及其内部的空隙,松散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所具有的质量。

4.4.26 比电阻 specific resistance

    粉尘的电阻乘以电流流过的横截面积并除以粉尘层厚度,也称电阻率。

4.4.27 可湿性 wettability

    粉尘粒子能否与水或其他液体相互附着或附着难易程度的性质。

4.4.28 水硬性 hydraulicity

    特指某些粉尘吸水后变成不溶于水的硬结的性质。

4.4.29 尘源 dust source

    向空气中放散粉尘的地点或设备。

4.4.30 尘化作用 pulverization

    在自然力或机械力作用下,使粉尘或雾滴从静止状态变为悬浮于空气状态的现象。

4.4.31 二次扬尘 reentrainment of dust

    沉积于设备和围护结构表面上的粉尘,在尘化作用下重新悬浮于空气中的现象。

4.4.32 沉降速度 deposition velocity

    静止空气中的尘粒在重力作用下降落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4.4.33 悬浮速度 suspended velocity

    使尘粒处于悬浮状态时的最小上升气流速度。

4.4.34 气力输送 pneumatic conveying

    利用气流通过管道输送物料的方式,也称风力输送。

4.4.35 含尘浓度 dust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的空气混合物中粉尘的含量。

4.4.36 初始浓度 initial concentration

    空气过滤器或除尘器入口处的含尘浓度。

4.4.37 除尘效率 total separation efficiency

    含尘气流通过除尘器时,在同一时间内被捕集的粉尘量与进入除尘器的粉尘量之比,用百分率表示,也称除尘器全效率。

4.4.38 分级除尘效率 grade efficiency

    除尘器对某一粒径范围粉尘的除尘效率。

4.4.39 分割粒径 cut diameter

    除尘器分级效率为50%时所对应的粒子直径。

4.4.40 过滤器初阻力 initial resistance of filter

    额定风量下,过滤器没有积尘时的阻力。

4.4.41 过滤器终阻力 final resistance of filter

    额定风量下,过滤器的容尘量达到足够大而需要清洗或更换滤料时的阻力。

4.4.42 容尘量 dust-holding capacity

    过滤器达到终阻力值时所能容纳的粉尘量。

4.4.43 过滤效率 filter efficiency

    过滤器所捕集的粒子质量或数量与过滤前空气中含有的粒子质量或数量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4.4.44 穿透率 penetration rate

    在同一时间内,穿过过滤器或除尘器的粒子质量与进入的粒子质量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4.4.45 气布比 ait-to-cloth ratio

    单位面积滤料所通过的空气量,也称比负荷。

4.4.46 过滤速度 filtration velocity

    单位时间、单位过滤面积通过的空气量。

4.4.47 连续除灰 continuous dust dislodging

    用螺旋运输机或气力输送等装置,将除尘器灰斗中的粉尘连续排除的除灰方式。

4.4.48 定期除灰 periodic dust dislodging

    按一定的时间周期清除除尘器灰斗中粉尘的除灰方式。

4.4.49 试验尘 test dust

    用于试验空气净化设备性能的标准粒状物质。

4.4.50 滤料 filter media

    对空气中微粒具有过滤作用的材料。常用的有合成或天然纤维、玻璃纤维、金属丝和多孔材料等做成的滤纸、滤布、滤网等。

4.4.51 可再生滤料 renewable filter media

    用清洗或其他清扫方法处理后能够重复使用的滤料。

4.4.52 粒径计数浓度 particle size number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某一粒径范围或粒级内的灰尘颗粒数。

4.4.53 生物污染物 biological contaminants

    细菌、真菌或霉菌、病毒、动物皮屑、昆虫、花粉和其他生物性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衍生物。

4.4.54 排风柜控制浓度 control level

    表示排风柜性能的指标,排风柜在规定的条件下运行时,用示踪气体法在操作人员鼻孔高度处所测得的示踪气体浓度。

4.5 有害气体净化及排放

4.5.1 有害气体 harmful gas and vapor

    对人和生态环境有害的气体和蒸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汞蒸气、苯蒸气和硫化氢等。

4.5.2 气体吸收 absorption of gas and vapor

    采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清除混合气体中某种有害组分的方法。

4.5.3 气体吸附 adsorption of gas and vapor

    采用适当的固体吸附剂清除气体混合物中有害组分的方法。

4.5.4 气体燃烧法 combustion of gas and vapor

    通过燃烧清除气体中有害组分的方法。

4.5.5 直接燃烧 direct combustion

    将含有足够可燃物的有害气体,在燃烧装置中或露天情况下直接燃烧的方法。

4.5.6 热力燃烧法 flame combustion

    在焚烧炉中,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将有害气体加热至反应温度,使其中所含的有害物分解、氧化的方法。

4.5.7 催化燃烧法 catalytic combustion

    采用适当的催化剂,使有害气体中的可燃物质在较低温度下分解、氧化的燃烧方法。

4.5.8 气体冷凝法 condensation of vapor

    通过冷却使有害蒸气冷凝并从气体中分离的方法。

4.5.9 吸收装置 absorption equipment

    采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清除混合气体中某种有害组分的设备。

4.5.10 吸收剂 absorbent

    能将与其接触的液体或气体介质中的部分成分吸入的物质。

4.5.11 解吸 desorption

    通过与气体吸附或吸收相反的过程,将被吸附或吸收的气体或溶质从吸附剂或吸收剂中放出的过程。

4.5.12 吸收质 absorbate

    吸收剂所吸收的物质。

4.5.13 吸附装置 adsorption equipment

    用于从气体中脱除臭气、溶剂和其他低浓度气态污染物的设备。

4.5.14 吸附剂 adsorbent

    具有较大吸附能力的固体物质。

4.5.15 吸附质 adsorbate

    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

4.5.16 大气扩散法 atmospheric diffusion

    将一定量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气体排入高空,借大气湍流和分子运动,向大气中低浓度区域迁移,从而把有害物质稀释到容许浓度以下的过程。

4.5.17 大气湍流 atmospheric turbulence

    大气因受动力湍流与热力湍流影响所形成的不规则运动气流。

4.5.18 大气稳定度 atmospheric stability

    近地层大气作垂直运动的强弱程度。当气温垂直递减率γ大于—1℃/100m时,大气呈不稳定状态;γ等于—1℃/100m时,大气是中性状态;γ小于—1℃/100m时,大气呈稳定状态。

4.5.19 逆温 temperature inversion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也称温度逆增。

4.5.20 逆温层 thermal inversion layer

    出现逆温的气层。

4.5.21 烟囱 chimney

    向室外较高空间排放有害物质的排气立管或构筑物。

4.5.22 烟羽 smoke plume

    在风和大气湍流作用下,自点源排放的有害气体浓度分布的轮廓。

4.5.23 烟羽抬升高度 plume rise height

    有害气体离开排放口后,由于受到浮力和惯性力作用所能上升的高度。

4.5.24 烟囱有效高度 effective stack height

    排气烟囱的实际高度与烟羽抬升高度之和。

4.5.25 排放浓度 emission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的排放气体中所含有害物质的质量。

4.5.26 落地浓度 ground-level concentration

    在烟羽落地点地面以上2m的空间内,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害物质浓度较本底浓度的增量。

4.5.27 净化效率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被净化装置捕集的有害物与进入净化装置的有害物量之比值。

4.5.28 隔离区 containment area

    在检查和清洗过程中所设置的作业空间,以避免污染物转移到其他相邻区域。

4.6 通风管道及附件

4.6.1 通风管道 ventilating duct

    输送空气和空气混合物的各种风管和风道的统称。

4.6.2 软管 flexible duct

    柔软可弯曲的管道,如金属软管和塑料软管等。

4.6.3 柔性接头 flexible joint

    通风机进、出口与刚性风管连接的柔性短管。

4.6.4 筒形风帽 cylindrical ventilator

    用于自然排风的避风风帽。

4.6.5 伞形风帽 cowl

    装在系统排放口处用于防雨的伞状外罩。

4.6.6 无动力风帽

    由水平安置的多叶叶轮组成,在室外风作用下可以旋转以防止倒灌并产生一定排风能力的风帽。

4.6.7 锥形风帽 conical cowl

    沿内外锥形体的环状空间垂直向上排风的风帽。

4.6.8 导流板 turning vane

    装于通风管道内的一个或多个叶片,使气流分成多股平行气流,从而减少阻力的配件。

4.6.9 风管蝶阀 butterfly damper

    风管内绕轴线转动的单板式风量调节阀。

4.6.10 对开式多叶阀 opposed multiblade damper

    相邻叶片按相反方向旋转的多叶联动风量调节阀。

4.6.11 平行式多叶阀 parallel multiblade damper

    由平行叶片组成的按同一方向旋转的多叶联动风量调节阀。

4.6.12 插板阀 slide damper

    闸板与阀座始终紧密接触密封并能在两个滑轨之间滑动的阀门。

4.6.13 止回阀 nonreturn damper

    气流只能按一个方向流动的阀门。

4.6.14 防火阀 fire-resisting damper

    用于自动阻断来自火灾区的热气流、火焰通过的阀门。

4.6.15 防烟阀 smokeproof damper

    借助感烟(温)器能自动关闭以阻断烟气通过的阀门。

4.6.16 排烟阀 smoke exhaust damper

    装于排烟系统内,火灾时能自动开启进行排烟的阀门。

4.6.17 防回流装置 back-flow preventer

    用以防止送排风支管中的空气倒流的装置。

4.6.18 泄压装置 pressure relief device

    当通风除尘系统所输送的空气混合物一旦发生爆炸,压力超过破坏限度时,能自行进行泄压的安全保护装置。

4.6.19 风口 air inlet or outlet

    装在通风管道侧面或支管末端用于送风、排风和回风的孔口或装置的统称。

4.6.20 散流器 diffuser

    由一些固定或可调叶片构成的,能够形成下吹、扩散气流的圆形、方形或矩形风口。

4.6.21 旋流风口 swirl diffuser

    装有起旋构件的风口。

4.6.22 空气分布器 air distributor

    用于向作业地带低速、均匀送风的风口。

4.6.23 旋转送风口 rotary outlet

    在气流出口处装有可调导流叶片并可绕风管轴线旋转的风口。

4.6.24 插板式送风吸风口 air inlet or outlet with slide plate

    装在风管侧面并带有滑动插板的送风或排风用的风口。

4.6.25 吸风口 exhaust inlet

    用以排除室内空气的风口。

4.6.26 排风口 exhaust outlet

    将排风系统中的空气及其混合物排入室外大气的排放口。

4.6.27 清扫孔 cleanout opening

    用于清除通风除尘系统管道内积尘的密封孔口。

4.6.28 检查门 access door

    装在空气处理室侧壁上,用于检修设备的密闭门。

4.6.29 测孔 sampling port

    用于检测设备及通风管道内空气及其混合物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速、有害物质浓度等,而平时加以密封的孔口。

4.6.30 风管支吊架 support and hanger of duct

    支撑和悬吊风管用的金属杆件、抱箍、托架、吊架等的统称。

4.6.31 排烟防火阀 fire damper in smoke-venting system

    安装在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排烟管道内烟气温度达到280℃时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漏烟量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

4.6.32 风管配件 duct fittings

    风管系统中的弯管、三通、四通、各类变径及异形管、导流叶片和法兰等。

4.6.33 风管部件 duct accessory

    通风、空调风管系统中的各类风口、阀门、排气罩、风帽、检查孔和测定孔等。

4.6.34 咬口 seam

    金属薄板边缘弯曲成一定形状,用于相互固定连接的构造。

4.6.35 角件 corner pieces

    用于金属薄钢板法兰风管四角连接的直角型专用构件。

4.6.36 非金属材料风管 nonmetallic duct

    采用硬聚氯乙烯、有机玻璃钢、无机玻璃钢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风管。

4.6.37 复合材料风管 foil-insulant composite duct

    采用两种以上不燃材料面层复合绝热材料板制成的风管。

4.6.38 防火风管 fire-resisting duct

    采用不燃、耐火材料制成,能满足一定耐火极限的风管。

4.6.39 盘式散流器 disc type diffuser

    出风口处具有盘形导流体的散流器。

4.6.40 送风孔板 perforated ceiling diffuser

    具有规则排列孔眼的扩散板风口。

4.6.41 固定风口 fixed air opening

    流通截面、导流方向均不可调节的风口。

4.6.42 可调节风口 adjustable air opening

    流通截面、导流方向均可调节的风口。

4.6.43 旋转风口 rotary outlet

    可绕风管轴线旋转并在气流出口处装有可调导流叶片的风口。

4.6.44 格栅风口 grille

    流通截面呈网格或格栅状的风口。

4.6.45 百叶风口 register

    由一层或多层叶片构成的风口。

4.6.46 条缝风口 slot outlet

    装有导流和调节构件的长宽比大于10的狭长风口。

4.6.47 球形风口 globe type outlet

    出口喷管可沿球面转动的风口。

4.6.48 灯具风口 light fixture diffuser

    与灯具组合的风口。

4.6.49 送吸式风口 supply-exhaust diffuser

    同时具有送吸功能的风口。

4.6.50 喷口 nozzle

    具有收敛形的风口。

4.6.51 分风阀 swinging damper

    装于三通部件上起分流导向作用的风阀。

4.7 通风除尘系统与设备

4.7.1 通风机 fan

    将机械能转变为气体的势能和动能,用于输送空气及其混合物的动力机械,简称风机。

4.7.2 离心式通风机 centrifugal fan

    空气由轴向进入叶轮,沿径向方向离开的通风机。

4.7.3 轴流式通风机 axial fan

    空气沿叶轮轴向进入并离开的通风机。

4.7.4 贯流式通风机 tangential fan

    空气以垂直于叶轮轴的方向由机壳一侧的叶轮边缘进入并在机壳另一侧流出的通风机。

4.7.5 屋顶通风机 power roof ventilator

    安装在屋顶上,以其防风雨围挡物兼作外壳的,用于通风换气的专用轴流式或离心式通风机。

4.7.6 喷雾风扇 spray fan

    带有淋水雾化装置的轴流式通风机。

4.7.7 除尘器 dust collector

    用于捕集、分离悬浮于空气或气体中粉尘粒子的设备,也称收尘器。

4.7.8 沉降室 settling chamber

    由于含尘气流进入较大空间速度突然降低,使尘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气体分离的一种重力除尘装置。

4.7.9 干式除尘器 dry dust separator

    不用水或其他液体捕集和分离空气或气体中粉尘粒子的除尘器。

4.7.10 惯性除尘器 inertial dust separator

    借助各种形式的挡板,迫使气流方向改变,利用尘粒的惯性使其和挡板发生碰撞而将尘粒分离和捕集的除尘器。

4.7.11 旋风除尘器 cyclone dust separator

    含尘气流沿切线方向进入筒体作螺旋形旋转运动,在离心力作用下将尘粒分离和捕集的除尘器。

4.7.12 多管旋风除尘器 multicyclone

    由若干较小直径的旋风分离器并联组装成一体的,具有共同的进出口和集尘斗的除尘器。

4.7.13 袋式除尘器 fabric collector

    用纤维性滤袋捕集粉尘的除尘器,也称布袋过滤器。

4.7.14 颗粒层除尘器 granular bed filter

    以石英砂、砾石等颗粒状材料作过滤层的除尘器。

4.7.15 静电除尘器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由电晕极和集尘极及其他构件组成,在高压静电场作用下,使含尘气流中的粒子荷电并被吸引、捕集到集尘极上的除尘器。

4.7.16 湿式除尘器 wet dust collector

    借含尘气体与液滴或液膜的接触、撞击等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设备。

4.7.17 水膜除尘器 water-film cyclone

    含尘气体从筒体下部进风口沿切线方向进入后旋转上升,使尘粒受到离心力作用被抛向筒体内壁,同时被沿筒体内壁向下流动的水膜所粘附捕集,并从下部锥体排出的除尘器。

4.7.18 卧式旋风水膜除尘器 horizontal water-film cyclone

    一种由卧式内外旋筒组成的,利用旋转含尘气流冲击水面在外旋筒内侧形成流动的水膜并产生大量水雾,使尘粒与水雾液滴碰撞、凝集,在离心力作用下被水膜捕集的湿式除尘器。

4.7.19 泡沫除尘器 foam dust separator

    含尘气流以一定流速自下而上通过筛板上的泡沫层而获得净化的一种除尘设备。

4.7.20 冲激式除尘器 impact dust collector

    含尘气流进入筒体后转弯向下冲击液面,部分粗大的尘粒直接沉降在泥浆斗内,随后含尘气流高速通过S型通道,激起大量水花和液滴,使微细粉尘与水雾充分混合、接触而被捕集的一种湿式除尘设备。

4.7.21 文丘里除尘器 Venturi scrubber

    由文丘里管和液滴分离器组成的除尘器。含尘气体高速通过喉管时使喷嘴喷出的液滴进一步雾化,与尘粒不断撞击,进而冲破尘粒周围的气膜,使细小粒子凝聚成粒径较大的含尘液滴,进入分离器后被分离捕集,含尘气体得到净化,也称文丘里洗涤器。

4.7.22 筛板塔 perforated plate tower

    筒体内设有几层筛板,气体自下而上穿过筛板上的液层,通过气体的鼓泡使有害物质被吸收的净化设备。

4.7.23 填料塔 packed tower

    筒体内装有环形、波纹形或其他形状的填料,吸收剂自塔顶向下喷淋于填料上,气体沿填料间隙上升,通过气液接触使有害物质被吸收的净化设备。

4.7.24 自动卷绕式过滤器 automatic roll filter

    使用滚筒状滤料并能自动卷绕清灰的空气过滤器。

4.7.25 真空吸尘装置 vacuum cleaning installation

    借助高真空度的吸尘嘴清扫积尘表面并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

4.7.26 管道风机 tubular fan

    空气沿管道轴向进出,并可安装在直管道上的斜流式通风机。

4.7.27 防爆通风机 explosion proof fan

    蜗壳、叶轮等部件采用遇摩擦不致产生火花引发爆炸的材料制作的通风机。

4.7.28 换气扇 extraction fan

    排除室内污浊空气或送入室外空气的装置,由风机、百叶导风片等组成。

4.7.29 卫生间通风器 extractor

    厕所内排除污浊而潮湿空气的排风装置。

4.7.30 电动风扇 electric fan

    电机驱动扇叶旋转使房间空气加速流动的装置,简称风扇,如吊扇、便携风扇等。

暖通专业规范:通 风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0

站内搜索

On-site search

图片展示

快速导航

工程服务

copyright ©绿洲同济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1698号

客服中心
热线电话
18217709855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E-mail地址
lztjshedu@163.com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苏ICP备2022001698号